给一个温暖的现在,再让他们自己创造一个美好未来。平凡的双手,也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好人简介:
出身于农村,他靠一己之力,终得在城市里立足。当人生渐入佳境时,他没有忘记拉穷困的小伙伴们一把。2013年,他成立萝岗区草根助学济困联合会,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助飞500多名贫困学子的校园梦。他是黎小东,一位从贵州革命老区走出来的公益助学者,他谨守的理念是,“资助贫困学生一阵子,改变贫困学生一辈子,改善贫困学生一家子,影响贫困地区一村子。”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周秋敏 通讯员 李滨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朱元斌
情系家乡,为贫困生雪中送炭
贵州黔南州罗甸县的农家女孩小红,因家境贫困,刚上初中就面临被迫辍学打工养家的局面。幸而,她遇到了善心的老乡黎小东,靠着每个月几百元的资助,小红顺利完成了3年的初中课程。
黎小东生于贵州遵义一个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凭借着勤奋和毅力,他成为村子里走出来的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之一,并在广州谋得一份稳定的职业。现在的他,是萝岗区一家大型国企的纪监室主管。但黎小东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身份,却是萝岗区草根助学会的创始人。
2010年5月22日,还在萝岗区总工会担任党建指导员的黎小东,收到了大学同窗贵州省罗甸县沟亭乡乡长助理饶登兴寄来的求助信。信中反映了当地小学教学场所简陋以及寒门学子生活的现状,希望得到社会帮助。念及家乡的种种苦况,黎小东收到信后辗转难眠。经过一番谋划后,他发起了“情系贫困山区群众,千里助学”活动。凭借着在工会时与企业打交道的优势,黎小东发起的捐助活动得到萝岗区内一批民营企业及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筹集到价值2万元的文体用品送至罗甸县布沙小学、冗响小学,并募集了近5000元的助学金,帮助当地12名小学贫困学生完成当年的学业。
这是黎小东独自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公益活动。从此,“草根助学”在他的心中萌芽,贫困学生成了他心中不舍的牵挂。
创立助学会,帮扶足迹遍布四省
随后两年里,黎小东也先后组织过一些公益活动,但只是零星地开展,未能形成规模。真正让黎小东下定决心设立草根助学会的,是2012年年底与一名罗甸县贫困学生资助者的谈话。交谈中,黎小东得知,当地一名高中女生为争取上学的机会忍饥挨饿,已经到了危害身心健康的程度。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一群人方能影响一大片。由此,成立助学会的念头在他心中埋下了根。
2013年初,这个想法在他心中成长发芽,并最终开花结果。2013年1月27日,在一批热心人士的支持下,萝岗区草根助学济困联合会正式成立,并于2013年3月9日经萝岗区民政局批准登记注册,成为萝岗区首家民间公益慈善组织。此后两年里,草根助学会筹集助学善款240多万元,助学物资20多万元,结对资助500余名贫困学子,资助的足迹遍布贵州、广州、四川、湖南四省。
如今,黎小东将自己定位为公益助学策划师。他所发起成立的草根助学会,致力于搭建免费的爱心助学平台,提供点对点的助学服务。这个公益团体拥有热心会员120多名,志愿者不下300人。
记者采访过程中,黎小东的手机不时响起,一些热心的学校、个人纷纷找到他,想通过他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建立联系。
满足外来工子女的精神渴求
黎小东扶贫助困的对象不仅停留在偏远的农村,近年来,他还将目光投射到进城务工的贫困家庭中。
30多岁的房女士多年前随丈夫从家乡梅州来到萝岗,一家五口原本其乐融融。不料,3年前丈夫突然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支柱,肇事者却至今没找到。房女士一个人拉扯着3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曾一度对生活感到绝望,终日以泪洗脸。
黎小东通过联和街的义工机构找到房女士一家,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支持,并联系爱心人士给每个孩子每月200元的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钱不多,但希望能给他们一份希望。”黎小东说。通过助学会的支持,房女士从悲痛中走了出来,而且成了助学会的一名志愿者。
在黎小东的眼里,外来工子女同样需要关爱与扶助,并且,这份关爱还不局限于完成学业这种基本需求。在黎小东制作的草根公益服务菜单上,他亲手写下一段话:“他们跟随父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或居于郊外的农田棚房,或蜗居于阴冷潮湿的城中村,他们纵有艺术天分,因为家人无钱购买最基本的乐器,弹奏一曲美妙的乐曲、跳出一段动人的舞蹈,都成了他们的渴望。”
为了完成孩子们的这一份份渴望,黎小东东奔西跑,招募有兴趣的外来工子女,发动爱心人士捐赠乐器,教授他们艺术课程;在外来工子女学校开办圆梦图书室,发动爱心人士捐赠物资,让这些孩子也能接触到课外读物,增长见识。
也让城里孩子到农村去看看
自从成立了草根助学会以后,黎小东一年到头都奔忙于公益活动中。他说,公益是他的第二事业。“当然,本职工作不能忘。”黎小东说,正职、公益两不忘,才能在公益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正因为黎小东出色的工作,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均对他的所为表示认可,并加入到他的草根助学会中。目前,公司的董事长成了助学会的顾问,他的直接上司也成了助学会的资助人。
黎小东开展公益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在他看来,这个环节必不可少,他要将城市里的孩子带到农村去,让他们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同吃同住,在苦中学会感恩。这其中,就有他16岁的儿子。“吃苦是为了让他们向上、向善,让他们的人格更为完善。毕竟,大多数人的人生第一课,都是从吃苦开始。”黎小东如是说。
好人说:“志愿改变人生,阅读改变命运,助学是最好的扶贫。资助贫困学子一阵子,改变的是他们的一辈子。”